发布时间:2023-02-17 10:21:47
1、曹叡用司马懿为顾命大臣其实是对的,司马懿至少在那个时候对曹魏是非常忠心的,他对曹叡的不满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而已,但是到了曹叡死后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率先对司马懿发难,想要扳倒司马懿,独揽大权,这才。
2、因为曹叡在去世之前,封司马懿和曹爽为辅政大臣,将国家大事托付给了司马懿,使司马懿趁机名正言顺的得到了朝政大权曹叡在曹丕去世之后继位,在刚刚登基的时候曹叡非常的勤政,在他的努力之下,魏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状态当。
3、其实不然,曹丕英年早逝以后,其子曹叡即位曹丕临终前,为曹叡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司马懿,陈群,曹真和曹休两位宗室,两位外臣,意思很明显了,曹丕并不是特别信任司马懿无独有偶,曹叡英年早逝以后,给幼子。
4、曹睿就让曹爽代曹宇为首辅,并诏令司马懿回京辅政当时,司马懿因西拒诸葛亮,北平公孙渊,为曹魏立下汉马功劳,已官至太尉,朝中威望日高,又被推为辅政大臣,无异为其日后篡权,提供了更好更便利的阶梯曹爽懦弱无能。
5、所以,曹睿第一次托孤的人是以燕王曹宇为首的五位皇室宗亲,曹睿想在临死前提高这五位宗亲的权力,让他们来制约文臣武将和豪门士族的权力德国小钢炮壮阳药图片及价格但问题是,权力的事情哪有这么容易历朝历代,那些掌权人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时。
6、在曹叡执政的十二年中,曹操时代留下的文臣武将基本都去世,或年弱多病了,四位辅政大臣中曹真曹休陈群都走在了曹叡前面此时魏国周边环境不容乐观,诸葛性保健品德国小钢炮亮虽然死了,但蜀国仍然坚持原定方针伐魏,而且高潮迭起,吴国。
7、可是,曹叡却在临死前更改了名单,他将辅政大臣改成曹爽和司马懿,这一变动为“高平陵之变”埋下隐忧 曹叡为什么要更改名单?有学者认为这与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有关他们与曹肇不睦,又和司马懿关系良好,是他们的进言影响了曹叡。
8、然而曹睿很快就用自己的手段使这四位辅政大臣意识到,他的手腕与才智远比其父厉害的多#160 曹叡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追谥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封其弟曹蕤为阳平王 同年八月,孙权进攻江夏。
9、曹叡临终时选了两个大臣托孤给他的儿子曹芳曹爽司马懿曹爽虽然是曹魏族,是曹真的儿子,但是没有曹真的才华他的任人唯亲和辅政后的独断专行起到了负面作用司马懿虽然才华横溢,是曹魏中为数不多的有能力的大臣。
10、他的任人唯亲和辅政后的独断专行起到了负面作用司马懿虽然才华横溢,是曹魏中为数不多的有能德国小钢炮说明书力的大臣,但是心怀不轨,有谋反篡权之意曹睿立曹芳为太子的时候,几乎是无可救药就连辅政大臣的人选,曹睿也是把关不严。
11、导致他病逝的原因具体如下1连年征战,曹魏国库空虚,财政开支本已告急,魏明帝压力过大,于景初二年238年六月健康就已经开始恶化2蜀相诸葛亮死后,魏明帝心病得除,开始纵情享乐,他的早逝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
12、这样的话,四位辅政大臣有三位都被调出朝廷镇守边疆,朝中只剩下一个精通法律的陈群来辅佐,曹叡得以大权独揽后来,曹休在石亭伏击战后憾然离世,曹真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后也去世,没有办法,当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曹魏时。
13、曹叡在临死前,把出身卑贱的毛皇后废了,立了有豪门背景的郭夫人为皇后而在最初拟定的辅政名单里,也是清一色的皇族成员,这证明曹叡已开始试图加强皇族和外戚的势力了通过曹叡的一番折腾,曹氏家族一度又在帝国权力层。
14、曹德国小钢炮丕临死时,指定了四位辅政大德国小钢炮壮阳药图片及价格臣,包括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但到明帝临死时,当初的四位辅政大臣中,只有司马懿尚在人间明帝对司马懿并不完全信任,也意识到长期打压宗室,带来的结果是大权旁落,王室显得孤掌难鸣。
15、曹睿原本计划的托孤大臣有四个人,分别是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而身为曹魏四朝政要秘书的孙资刘放两人因为与夏侯献曹肇不合,向曹睿进言,说辅政大臣不适合治国,而病中的曹睿未加。
16、其实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01从曹叡的角度看问题要知道,曹叡可不算是一个昏君,虽然曹丕在临死之前给他安排了辅政大臣,但是这几个辅政大臣对于他来说只是个摆设而已一直以来,曹叡都是自己掌控。
17、对曹叡,时人及后人评价褒贬不一如曹叡即位伊始,曹魏侍中刘晔就有“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的评价后来,王沈魏书则有“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